4月2日上午,“液態陽光研究院及產業化示范基地落地廣州南沙”簽約儀式在廣州市南沙區隆重舉行。本次活動由廣州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指導,鳳凰衛視特別支持,廣東南粵綠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鳳凰網財經、鳳凰數字科技共同承辦。
活動得到了廣州市南沙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廣州市委常委、南沙區委書記盧一先為簽約儀式發表開幕致辭。中國前駐沙特大使、前中東問題特使吳思科,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新加坡國立大學University Professor、中國科學院大學高級顧問施春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教授、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主任、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馬駿在簽約儀式上發表了主旨演講。
此外,出席本次活動的嘉賓還有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李燦,廣州市發改委主任李海洲,廣州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弓鴻午,南沙區區長吳揚,廣東南粵綠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德全、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教授王集杰,廣東南粵綠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李勝等。

簽約儀式活動現場
盧一先在開幕致辭中對項目的簽約落地表示熱烈祝賀。他指出,廣州市明確將其作為制造業當家的戰略型支柱產業,南沙也將新能源作為新興產業發展的重點,積極構建完善產業鏈條。同時,前瞻布局氫能、可燃冰等研發和產業項目。液態陽光項目的落戶,將助力南沙完善新能源產業布局、搶占新型儲能產業制高點和產業發展的前沿。
盧一先,廣州市委常委、南沙區委書記
致辭最后,盧一先為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注入信心:“接下來,我們將持續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和政策環境,全力支持液態陽光項目發展,推動南沙打造大灣區清潔能源產業發展的新高地。”
吳思科在開幕致辭中表示,“液態陽光”對當前的高質量發展、轉型發展、可持續發展意義很重大。項目選擇在廣州南沙落地,是得天時、得地利、得人和的。而“液態陽光”項目取得成功后會跟沙特方面進行合作,這也是很有意義、很有潛力的合作選擇。
吳思科,中國前駐沙特大使、前中東問題特使
致辭完畢后,施春風、鄭永年、馬駿分別發表了主旨演講。施春風表示,“液態陽光”的概念我之前是在沙特阿拉伯提出來的。這是一個新的概念,它不是桶裝的油,而是“桶裝的陽光”,是要去開采用桶來裝的陽光,并且讓它能夠在世界范圍內去運用。因此也把它稱為“新型的石油”,并且這個新型的石油是能夠用目前的物流系統運輸的。
施春風,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新加坡國立大學University Professor、中國科學院大學高級顧問
為什么會在中國提液態陽光的概念?施春風指出,因為中國的太陽能資源是非常豐富的。在內蒙古,可以看到非常豐富的資源,潛力非常巨大。自己始終相信液態陽光可以為更多人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鄭永年教授圍繞中國能源戰略和能源安全發表了主旨演講。他指出,能源戰略是每一個國家的核心戰略。中國的資源稟賦是“多煤少油”,從國情出發,要在未來的國際戰略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發展新的能源,尤其是綠色能源。而“液態陽光”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展出來的一個具有極大戰略意義的新的綠色“能源體系”。
鄭永年認為,“液態陽光”生產的能源完全是綠色能源,對國家實現“雙碳”目標的意義重大。“我衷心希望液態陽光項目越做越大,越做越強,成為中國新能源的領軍企業,不僅要為國家作出貢獻,也要為人類生存環境和地球生態改善作貢獻。”鄭永年表示。
馬駿通過線上方式發表了主旨演講。他認為,界定標準、披露要求、激勵機制和產品體系是綠色金融的四大支柱。此外,馬駿還在演講中詳細解釋了“綠色金融”的概念以及“四大支柱”的具體做法。
演講結束后,簽約儀式隆重舉行。南沙區區長吳揚、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教授王集杰、廣東南粵綠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李勝作為各方代表共同簽署了合作協議。盧一先、施春風、李燦、李德全也登臺見證了協議的簽署。
簽約儀式
活動的最后,李德全博士代表項目實施企業向本次簽約活動致答謝詞。他指出,“液態陽光”對人類最偉大的貢獻是它能直接利用和消耗二氧化碳,如果年產規模達1000萬噸綠色甲醇,將每年直接利用二氧化碳1300萬噸,這對人類是一個很大的貢獻,所以這個項目非常有意義,非常值得去做。
李德全表示:“在廣州南沙管委會和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以及各方的支持下,我們邁出了第一步,今后希望繼續得到在座各位朋友的支持,為國家“雙碳”做貢獻,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貢獻我們企業的力量。”
據了解,“液態陽光”能源體系概念由施春風院士首創提出,是指通過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將光能轉換為穩定的化學能并以液體的形式存儲、運輸與應用的相關系統。“液態陽光”不僅能夠將可再生能源所生產的電能轉化為甲醇,而且生產過程中能夠吸納大量二氧化碳,實現碳的循環使用。
本次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是通過“政府+科研機構+企業”的合作模式,搭建“產學研用”一體化的合作平臺,匯集各方優勢資源,聚焦“液態陽光”的應用和基礎創新研究、技術集成創新研發和產業化生產研究。將在促進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先進技術集成、成果轉化、產業生態圈打造、市場開拓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液態陽光”簽約儀式的舉行,恰逢廣東省新型能源產業的“政策春風”出臺后不久。3月20日,《廣東省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發布,明確提出加強催化劑等甲醇合成關鍵技術研發,探索直接甲醇燃料電池技術,引導企業參與綠色甲醇生產基地以及儲運基地建設等。
而早在去年9月份,廣州市也印發了《廣州市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堅持技術引領,創新發展。加快技術創新及轉化應用,推動能源領域產業轉型升級。培育能源領域相關產業及上下游產業鏈發展,為經濟發展提供新增長點。
在此背景下,液態陽光研究院及產業化示范基地落地廣州南沙,無疑將對廣州市以及廣東省的能源轉型與創新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也將為中國乃至全世界實現“零碳”目標提供“南沙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