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長章建華:積極探索綠氫、甲醇、氨能等替代化石能源的新方式、新途徑
- 分類:行業新聞
- Autor:
- Fuente:
- 發布日期:2022-11-03
- Visitas:0
[Descripción resumida]9月17日,在國家能源局等4部委與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2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上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表示,我國大規模儲能、氫能等技術不斷取得新進展。未來,要持續提升終端用能清潔化水平,深入實施電能替代,到2025年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達到30%。積極推動低碳交通、建筑光伏一體化等綠色用能模式發展,積極探索綠氫、甲醇、氨能等替代化石能源的新方式、新途徑。通過能源消費體系的升級換代,帶動生產生活方式全面綠色轉型。
國家能源局長章建華:積極探索綠氫、甲醇、氨能等替代化石能源的新方式、新途徑
[Descripción resumida]9月17日,在國家能源局等4部委與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2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上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表示,我國大規模儲能、氫能等技術不斷取得新進展。未來,要持續提升終端用能清潔化水平,深入實施電能替代,到2025年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達到30%。積極推動低碳交通、建筑光伏一體化等綠色用能模式發展,積極探索綠氫、甲醇、氨能等替代化石能源的新方式、新途徑。通過能源消費體系的升級換代,帶動生產生活方式全面綠色轉型。
- 分類:行業新聞
- Autor:
- Fuente:
- 發布日期:2022-11-03
- Visitas:0
9月17日,在國家能源局等4部委與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2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上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表示,我國大規模儲能、氫能等技術不斷取得新進展。未來,要持續提升終端用能清潔化水平,深入實施電能替代,到2025年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達到30%。積極推動低碳交通、建筑光伏一體化等綠色用能模式發展,積極探索綠氫、甲醇、氨能等替代化石能源的新方式、新途徑。通過能源消費體系的升級換代,帶動生產生活方式全面綠色轉型。
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指出,十八大以來,我國能源轉型不斷向縱深推進,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重要推動力量。
國家能源局局長 章建華
隨著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國能源結構低碳轉型進展顯著,生態環境友好性明顯增強。2021年,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量較2012年增長4.8億噸標準煤,對全球非化石能源消費的增長貢獻度超過40%;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6.6%,煤炭消費比重降至56%,“十八大”以來年均下降1.4個百分點,是歷史上結構優化最快的時期。章建華表示,“能源結構的低碳轉型,有力支撐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打贏藍天保衛戰,其中,北方清潔取暖對降低PM2.5濃度、改善空氣質量的貢獻率超過30%。”
“近兩年來,世界范圍內的能源供應緊張警示我們,必須在安全的前提下推動能源轉型。”章建華強調,一方面,要加快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大力推進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發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著力增強新能源消納能力,到2030年風光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化石能源兜底保障作用,為能源安全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章建華指出,未來,要持續提升終端用能清潔化水平,深入實施電能替代,到2025年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達到30%。積極推動低碳交通、建筑光伏一體化等綠色用能模式發展,積極探索綠氫、甲醇、氨能等替代化石能源的新方式、新途徑。通過能源消費體系的升級換代,帶動生產生活方式全面綠色轉型。
9月18日,2022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氫能分論壇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干勇表示,保守估計,2050年氫在我國終端能源體系占比約10%,2060年占比將達約15%,成為我國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氫能將納入我國終端能源體系,與電力協同互補,共同成為我國終端能源體系的消費主體,帶動形成十萬億級的新興產業。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氫能分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徐春明表示,氫能有助于推動傳統能源向低碳清潔能源轉型,推動能源動力轉型和保障能源供應安全,同時還是實現各種能源之間高效轉化的理想媒介,以及實現傳統化石能源清潔化的有效途徑。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化學所研究員、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韓布興表示,碳中和涉及多學科領域,最核心的科學問題是物質轉化和能量轉換。氫為物質與能量轉換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用可再生能源制氫及其有效應用是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重要途徑。
來源:國家能源局、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氫能分會
Escanee el código QR con su teléfono móvil
焦點新聞
中科嘉鴻亮相2023世界氫能技術大會 助力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最新甲醇產量20強公布!我國甲醇產能突破1億噸
交通運輸部:支持開展氫燃料等清潔能源動力船舶示范應用
相關新聞
- 共話綠色發展新路徑 中科嘉鴻參加北京甲醇能源峰會 2023-06-19
- 中科嘉鴻亮相2023世界氫能技術大會 助力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3-05-30
- 最新甲醇產量20強公布!我國甲醇產能突破1億噸 2023-05-23
- 交通運輸部:支持開展氫燃料等清潔能源動力船舶示范應用 2023-05-23
- 交通運輸部:支持開展清潔能源和新能源動力船舶示范應用 2023-05-04
- 液態陽光研究院及產業化示范基地項目簽約儀式成功舉行 2023-05-04
- 甲醇動力船崛起釋放哪些信號? 2023-05-04
- 中國船級社為船舶甲醇燃料安全加注作業提供技術支撐 2023-03-17
- 全球最大綠色低碳甲醇工廠投產 中國能源多樣化再添新力量 2023-03-17
- 電池企業爭奪百億電動船舶藍海 2023-03-17
- 湖北省支持綠色智能船舶產業發展試點示范若干措施 2023-03-17
- 工信部等六部門:能源電子產業發展 加快甲醇燃料電池研發和推廣應用 2023-02-13
- 廣東省碳達峰實施方案 2023-02-09
- 高溫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列入中國汽車十大前沿技術 2023-01-14
- 國內航運碳達峰碳中和,為什么甲醇燃料可行? 2023-01-05
- 習近平:愿同海合會國家加強氫能、儲能等清潔低碳能源技術合作 2023-01-05
- 第十一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丨百強高手比拼!中科嘉鴻奪得佳績! 2022-12-21
- 第二十四屆高交會收官,中科嘉鴻榮獲“優秀產品獎” 2022-12-09
- 液態太陽燃料技術入選“2022年IUPAC化學領域十大新興技術 ” 2022-12-06
- CHFE2022丨中科嘉鴻甲醇燃料電池全鏈條技術及產品備受矚目 2022-11-22
- 央視聚焦丨高溫甲醇燃料電池動力船“嘉鴻01”登上《直播大灣區》 2022-07-11
- 2022年甲醇經濟論壇演講摘錄丨共話甲醇經濟未來 共謀綠色低碳發展 2022-09-23
- 孫公權:甲醇燃料電池研究開發進展 2021-08-13
- 南海鯤鵬人才計劃 | 中科嘉鴻獲評首個“天佑之星”團隊! 2021-08-20
- 南海區委書記顧耀輝率隊蒞臨中科嘉鴻調研 項目建設穩步推進 2022-07-11
- 國家能源局長章建華:積極探索綠氫、甲醇、氨能等替代化石能源的新方式、新途徑 2022-11-03
- 習近平: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 2022-10-31
-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加快發展電池動力船舶;推動甲醇、氫等動力技術應用 2022-09-29
- 全球首個獲得型式認證的甲醇動力燃料電池系統 - RINA授予德國科德寶e-Power系統 2022-09-29
- 觀點|甲醇為航運減排選擇提供了更多確定性 2022-08-11
- 項目陸續落地見效,南海提出加快打造新能源產業上市板塊 2022-07-04
- 交通部等四部門:有序開展可再生合成燃料車輛、船舶的試點,探索甲醇、氫、氨等新型動力船舶的應用 2022-06-29
- 甲醇,綠色低碳“活水”來 2022-06-09
- 【動態】大連化物所揭示燃料電池鉑基氧還原反應電催化劑的協同穩定機制 2022-03-25
- 孫公權:高溫甲醇燃料電池技術 2021-12-24
- 重磅丨首艘高溫甲醇燃料電池動力船“嘉鴻01”成功首航 2021-11-10
- 中科嘉鴻被授予華南氫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副理事長單位”稱號 2021-09-26
- 中科嘉鴻受邀參加甲醇燃料電池技術體系交流會 2021-09-08
- 強強聯合丨中科嘉鴻與中原內配達成戰略合作 2021-08-27
- 綠色甲醇助力實現“雙碳”目標之際 再問:“甲醇劇毒論”何時休? 2021-10-19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氫能被明確納入“新型儲能” 2021-10-19
- 廣東官宣: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廣東城市群正式獲批,包括福州、淄博、包頭和六安等12個城市! 2021-10-19
- 魏安力:中國具有自主可控的甲醇燃料電池技術 2021-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