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白華兵)每年可綜合利用焦爐氣3.6億Nm3(標方),生產甲醇11萬噸和聯產LNG (液化天然氣)7萬噸,實現銷售收入5.6億元。2月21日,全球首個十萬噸級綠色低碳甲醇工廠在河南安陽投產。來自工信部、河南安陽市、山西晉中市等地的領導,及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共同出席了當天的投產儀式。
李書福表示:“打造甲醇循環經濟就是助力能源安全和碳中和的有效路徑,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既解決了污染問題,也增加經濟收益,是一次中國能源多樣化的科技探索,必將助力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這是我國首套、全球規模最大的二氧化碳加氫制綠色低碳甲醇工廠,為中國能源多樣化戰略點燃了一座新的燈塔,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
全球首個十萬噸級綠色低碳甲醇工廠投產。圖/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白華兵
間接減排55萬噸二氧化碳
該項目由河南省順成集團、吉利科技集團等共同出資建設的安陽順利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建設實施。該項目利用焦爐氣中的副產氫氣與工業尾氣中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綠色低碳甲醇,實現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對“碳中和”意義重大。每年可直接減排二氧化碳16萬噸,相當于增加森林種植面積16萬畝,間接減排55萬噸二氧化碳,相當于增加森林面積55萬畝。這也成為深耕甲醇18年的吉利,在成功推出醇電混動轎車,批量化交付甲醇重卡,在全國多地布局甲醇汽車之后,延伸甲醇產業鏈,攜手第三方進軍綠色低碳甲醇生產領域的又一力作。
甲醇被喻為清潔的“煤”、便宜的“油”、簡裝的“氣”、移動的“電”、液態的“氫”,近年來隨著制醇科技的升級以及應用核心技術的突破,甲醇越來越成為雙碳背景下,綠色低碳發展愿景下的一條重要能源解決方式。吉利一直看好甲醇賽道,其董事長李書福在多個場合表達了對甲醇的“喜愛”。尤其是工業廢棄制醇技術成熟之后,甲醇已經走出煤炭依賴,成為消減工業排放的完美手段,其清潔性、經濟性、安全性都得到了業界的認可。不僅如此,如果1臺甲醇重卡每年跑10萬公里,需消耗甲醇約100噸的話,目前投產的項目則可以滿足超過1000輛重卡的綠醇需求。因為甲醇重卡可以有效解決新能源汽車耐寒、動力、加注等難題,所以受到卡友的喜愛。2022年,吉利汽車已經分批向用戶交付甲醇重卡。
在當天的投產儀式上,順成集團采購的300臺醇氫重卡,首批30臺現場交付。此外,順成集團與吉利旗下專門進行醇氫重卡推廣和綠色甲醇生態建設的醇氫科技簽署了合作協議,雙方合資成立運營公司,致力于在當地及周邊地區推廣醇氫重卡和綠色低碳甲醇生態,如甲醇加注體系建設、運營等。
我國甲醇路徑的現實需要
不僅可以“消化”工業碳排放,事實上,我國交通領域的碳排放已經成了重要的排放來源之一。去年底,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協鑫能科聯合發布的《2022城市零碳交通白皮書》認為,交通領域碳排放約占全球碳排放總量的四分之一,且與人類生產生活關系密切。在我國,交通領域碳排放約占碳排放總量的10%,其中城市公路交通是碳排放的重要來源。天津大學內燃機燃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姚春德教授表示:“柴油動力承擔幾乎100%物流運輸和工程建設及農業生產。到2022年7月,機動車保有量達到3億輛,其中柴油車保有量大約2100萬輛左右,僅占機動車保有量的6.6%。加上工農業機械、船舶、內燃機車等各類柴油動力,消耗商品油占總量的三分之二,排放了總量63.4%的NOx(氮氧化物)和95.9%的顆粒物。”
富煤、少氣、貧油的資源特征,使得我國必須加大能源多元化發展和創新。據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甲醇產能超過9000萬噸,產量超7000萬噸,約占全球甲醇總產量的60%,是全球最大的甲醇生產國和消費國。2022年中國原油進口量為50838.81萬噸,原油進口對外依存度為71%。根據我國液體能源需求量預測,如果甲醇燃料應用規模達到3.5億噸以上,可將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降到30%以下。
李書福在致辭中表示,假如國內三分之一的車輛使用這種綠色甲醇燃料,就能減少8000萬噸的石油進口,回收1.32億噸二氧化碳,保障我國交通領域能源安全。因此,發展甲醇經濟,就有機會把能源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里,意義重大。
新一代綠醇技術一舉兩得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發現,在我國焦爐煤氣制醇、煤制甲醇已經比較普遍,而采取新技術,利用本來會被排放的二氧化碳氣體制甲醇,卻十分少見。這既解決了碳排放的問題,又給清潔能源提供了原料,一舉兩得。
據安陽順利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工程技術人員介紹,該十萬噸級綠色低碳甲醇項目,有多項技術達到國際國內先進水平,包括消化吸收了冰島CRI公司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ETL)技術,創新應用于中國企業實際。該工藝不同于常見的以CO(一氧化碳)為碳源與H2(氫氣)反應合成甲醇的傳統工藝,而是以CO2(二氧化碳)和H2(氫氣)作為原料一步法合成甲醇;采用了中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球領先的CO2(二氧化碳)捕集凈化工藝,從工業尾氣中回收CO2(二氧化碳);創新性做到了甲醇聯產LNG(液化天然氣),有效氣體全部利用,節能、高效、安全、綠色。
項目建成后,成為我國首套、全球規模最大的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工業化生產裝置,也是中國第一次大規模成功利用二氧化碳,成功利用排放的廢氣,大規模人工合成清潔能源的里程碑項目。
作為國家支持的一個環保能源項目,將有力地豐富我國的節能減排方式,是踐行碳達峰碳中和承諾的重要舉措。同時,項目還實現了氫能的利用與存儲。此外,作為產品的綠色甲醇燃料是國家大力推廣的新型可再生清潔能源,整個項目與國家環境與能源政策和發展方向保持高度同步,將為安陽、河南乃至全國的碳減排、大氣環境治理和能源戰略安全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引領作用。
李書福表示:“今天,我們為二氧化碳及焦爐廢氣合成清潔甲醇找到了一條技術路徑,對于順成集團來講既解決了污染問題,也增加經濟收益。這是一次中國能源多樣化的科技探索,必將助力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Escanee el código QR con su teléfono móvil
焦點新聞
最新甲醇產量20強公布!我國甲醇產能突破1億噸
交通運輸部:支持開展氫燃料等清潔能源動力船舶示范應用
交通運輸部:支持開展清潔能源和新能源動力船舶示范應用
相關新聞
- 中科嘉鴻亮相2023世界氫能技術大會 助力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3-05-30
- 最新甲醇產量20強公布!我國甲醇產能突破1億噸 2023-05-23
- 交通運輸部:支持開展氫燃料等清潔能源動力船舶示范應用 2023-05-23
- 交通運輸部:支持開展清潔能源和新能源動力船舶示范應用 2023-05-04
- 液態陽光研究院及產業化示范基地項目簽約儀式成功舉行 2023-05-04
- 甲醇動力船崛起釋放哪些信號? 2023-05-04
- 中國船級社為船舶甲醇燃料安全加注作業提供技術支撐 2023-03-17
- 全球最大綠色低碳甲醇工廠投產 中國能源多樣化再添新力量 2023-03-17
- 電池企業爭奪百億電動船舶藍海 2023-03-17
- 湖北省支持綠色智能船舶產業發展試點示范若干措施 2023-03-17
- 工信部等六部門:能源電子產業發展 加快甲醇燃料電池研發和推廣應用 2023-02-13
- 廣東省碳達峰實施方案 2023-02-09
- 高溫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列入中國汽車十大前沿技術 2023-01-14
- 國內航運碳達峰碳中和,為什么甲醇燃料可行? 2023-01-05
- 習近平:愿同海合會國家加強氫能、儲能等清潔低碳能源技術合作 2023-01-05
- 第十一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丨百強高手比拼!中科嘉鴻奪得佳績! 2022-12-21
- 第二十四屆高交會收官,中科嘉鴻榮獲“優秀產品獎” 2022-12-09
- 液態太陽燃料技術入選“2022年IUPAC化學領域十大新興技術 ” 2022-12-06
- CHFE2022丨中科嘉鴻甲醇燃料電池全鏈條技術及產品備受矚目 2022-11-22
- 央視聚焦丨高溫甲醇燃料電池動力船“嘉鴻01”登上《直播大灣區》 2022-07-11
- 2022年甲醇經濟論壇演講摘錄丨共話甲醇經濟未來 共謀綠色低碳發展 2022-09-23
- 孫公權:甲醇燃料電池研究開發進展 2021-08-13
- 南海鯤鵬人才計劃 | 中科嘉鴻獲評首個“天佑之星”團隊! 2021-08-20
- 南海區委書記顧耀輝率隊蒞臨中科嘉鴻調研 項目建設穩步推進 2022-07-11
- 國家能源局長章建華:積極探索綠氫、甲醇、氨能等替代化石能源的新方式、新途徑 2022-11-03
- 習近平: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 2022-10-31
-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加快發展電池動力船舶;推動甲醇、氫等動力技術應用 2022-09-29
- 全球首個獲得型式認證的甲醇動力燃料電池系統 - RINA授予德國科德寶e-Power系統 2022-09-29
- 觀點|甲醇為航運減排選擇提供了更多確定性 2022-08-11
- 項目陸續落地見效,南海提出加快打造新能源產業上市板塊 2022-07-04
- 交通部等四部門:有序開展可再生合成燃料車輛、船舶的試點,探索甲醇、氫、氨等新型動力船舶的應用 2022-06-29
- 甲醇,綠色低碳“活水”來 2022-06-09
- 【動態】大連化物所揭示燃料電池鉑基氧還原反應電催化劑的協同穩定機制 2022-03-25
- 孫公權:高溫甲醇燃料電池技術 2021-12-24
- 重磅丨首艘高溫甲醇燃料電池動力船“嘉鴻01”成功首航 2021-11-10
- 中科嘉鴻被授予華南氫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副理事長單位”稱號 2021-09-26
- 中科嘉鴻受邀參加甲醇燃料電池技術體系交流會 2021-09-08
- 強強聯合丨中科嘉鴻與中原內配達成戰略合作 2021-08-27
- 綠色甲醇助力實現“雙碳”目標之際 再問:“甲醇劇毒論”何時休? 2021-10-19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氫能被明確納入“新型儲能” 2021-10-19
- 廣東官宣: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廣東城市群正式獲批,包括福州、淄博、包頭和六安等12個城市! 2021-10-19
- 魏安力:中國具有自主可控的甲醇燃料電池技術 2021-10-19